除了3000字的字形解說外,本研究對3000字的字音和基本義也作出了一些考釋。社會各界常常批評香港的學生說話多「懶音」,中學生出現「文白混雜」和「誤讀」的情況甚至相當普遍,這是由於過去的小學語文教育忽略字音教學所致。有見及此,本研究把3000字的粵語和普通話讀音在網站內列出,讓使用者可在線上聆聽由真人朗讀出每個單字的正確粵語和普通話發音,作為教學參考。研究員期望小學生除了能夠正確地書寫漢字外,也能從小就學懂這些單字的正確讀音,提高語文水平。
本研究根據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所編的《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再參考何文匯、朱國藩編著的《粵音正讀手冊》,以及坊間常用字典如《中華新字典》和《商務新字典》等,互相比較,務求為每個單字選出一個既受學術界認同,也廣為大眾接受的正確粵語讀音。至於3000字的普通話讀音,則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所列的讀音。如單字的粵語或普通話讀音多於一個,則按照每個讀音的基本義分開列出。
本研究採用的粵語音標是根據《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所列的拼音方案;普通話音標則根據〈漢語拼音方案〉而定。
在3000字的字義方面,本研究提供《中華新字典》和《商務新字典》所列的「基本義」作為參考,解釋單字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意義。此外,本研究更幸得台灣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授權,提供網絡版《國語辭典》的網站連結權,讓使用者可透過本網站連結網絡版《國語辭典》,查閱每個單字更多的字義。
|